【资料图】
集中发布自主开发的100 Nm3/h的质子交换膜(下称“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250Nm3/h 兆瓦级PEM纯水电解槽、PEM制氢膜电极、制氢电源和碱性(下称“ALK”)电解槽先进电极系列产品……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塑能源”)昨天在上海总部园区举办了以“重塑·未来”为主题的战略及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全新升级企业战略,并宣布正式布局氢能装备领域,标志着重塑能源实现了氢能装备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布局,向着成为全球领先的氢能科技企业愿景迈出坚实步伐。
PEM+ALK双线布局氢能装备市场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氢能应用的推广扩大,绿氢需求将持续大幅提升,预计到2030年,全国绿氢的总需求将达到770万吨/年,未来还会持续增长,带动庞大的氢能装备需求增长。在过去近8年时间里,重塑能源深耕能源需求侧的氢能技术突破,在逐步拓展道路交通、分布式发电、工程机械、物料搬运等多领域的氢能科技应用过程中,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氢能在能源供给侧、需求侧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减碳作用,且氢能两侧的发展相辅相成。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重塑能源更新了使命愿景、战略目标和业务组合,形成了“重塑能源战略2025”。重塑能源董事长兼总裁林琦在解读企业新战略时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燃料电池主要的核心技术,实现了高度自主化水平和可持续的经营发展能力。基于以往在电化学、材料学的深刻理解,成熟的供应链开发能力、系统集成设计能力以及持续提升的生产工艺和规模化的生产能力等方面一系列自主关键技术的积累,公司构建起布局氢能相关业务的底层核心能力。
“结合产业上游能源端对氢能装备技术亟待提升的实际需求,以及下游应用端对绿氢巨大需求的市场潜力,我们决定战略布局氢能装备领域,打造企业竞争力的全新增长极。”林琦表示,根据全新升级的组织架构,电力系统和氢能装备两大事业部,分别对应燃料电池业务和氢能装备业务的主干业务布局,共同支持公司在应用端,能够面向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等多元领域,提供全场景的氢能科技解决方案。全球氢能装备市场目前主要由大型可再生能源制绿氢项目驱动,产品需要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特性,实现氢电耦合,并满足TCO低、寿命长、稳定性好等要求。ALK电解水制氢装备目前国内供应链较为成熟,在单槽大功率、低成本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存在动态响应差、电耗偏高、体积重量大等痛点。PEM制氢装备则具备电耗更低、动态响应更好的优势,但目前还存在核心技术瓶颈待突破、制造体系不成熟、成本高等问题。重塑能源同时布局PEM和ALK技术路线,着眼于既满足当下市场需求,亦兼顾未来发展趋势、建立可持续拓展能力。在PEM技术路线中,重塑能源通过自主化的膜电极、电解槽制备技术和生产工艺,降低电解槽成本,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表现;同时,通过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高效匹配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场景。在ALK技术路线中,重塑能源自主设计研发先进电极,致力于提升ALK电解槽的性能表现;自主设计研发制氢电源,帮助大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解决电网友好性和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同时,重塑能源也将持续关注未来具有可行性的AEM技术路线,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储备。“无论什么技术路线,电解槽必须要兼顾一次性投资、使用成本和耐久性的平衡。只有通过底层材料的研发和零部件技术的迭代实现降本,才有可能兼顾成本、性能和耐久。这就是我们的选择,从底层材料研发和关键零部件做起,开发自主化的氢能装备产品。过去持续而深厚的技术布局和积累,赋予了我们开拓氢能装备领域的能力。”林琦表示。
向多元场景应用加速拓展在燃料电池业务与商业化应用为主题的分享环节,重塑能源首席运营官、电力系统事业部总经理胡哲表示,当下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从单一的示范城市政策驱动,转向多极化驱动,呈现“从点到面”的发展格局,依托不同氢气资源和应用场景条件,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正在加速从五大示范城市群向具备副产氢资源优势、可再生能源富集、运输场景集中的多个地区拓展。重塑能源持续聚焦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工艺创新,成为行业内为数不多打通了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应用全链条的氢能科技企业,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积累了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商用车运营里程和丰富的运营数据。“随着氢能行业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在一些特定场景率先具备了初步商业化应用的条件,但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行业痛点依然存在。”胡哲表示,重塑能源提出要深刻理解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真实需求,从而精准定义产品、推动产品开发应用的市场策略。从此次战略架构调整可见,重塑能源整合优化了原有的系统和电堆事业部,组建了研产销全流程拉通的电力系统事业部,旨在建立起更为敏捷、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面向日益多元化应用场景快速开展市场挖掘和产品路线制定,科学合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结合云端大数据平台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助力,充分推动产品进一步降本提效。根据对降本路径的分析预测,重塑下一个平台产品的降本目标是70%,该目标一旦达成,在低价氢市场,氢能重卡将真正实现脱离补贴的市场化。胡哲表示,公司将在大单池设计、新型流场、PtCo催化剂、高温短支链膜、高透氧离子聚合物等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推动产品性能升级和关键材料国产化,来实现新一轮的技术降本。“对电力系统事业部的全新定位,标志着我们将不断扩展燃料电池业务的外延,也就是氢变电环节。所以,有氢且需要发电的应用场景,都可以是我们的市场。”胡哲说道。
氢能装备系列产品集中出炉伴随业内首个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开机运行状态下发布,包括250Nm3/h PEM纯水电解槽、PEM制氢膜电极、制氢电源、ALK电解槽先进电极产品实物在重塑能源发布现场集中亮相。100 Nm3/h的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基于重塑能源成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控制技术开发,产氢效率为80%,具备5%-150%宽负荷调节范围,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的适应性强;同时通过优化冷却系统降低了约10%的综合能耗。250Nm3/h 兆瓦级PEM纯水电解槽产品基于重塑能源自主研发的CCM膜电极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发,产氢效率为80%,电流密度为1.5A/c㎡@65℃(最高可达3A/c㎡),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重塑能源现场同步发布了ALK电解槽先进电极和IGBT制氢电源产品。ALK电解槽先进电极已经完成了两代产品迭代,实现了高比表面积和高电流密度,能有效提升电解槽功率和单位产氢量,降低槽体体积和生产成本,提升使用寿命,满足更多场景需求。基于重塑能源在燃料电池车用DC/DC领域积累的成熟研发、制造能力,此次发布的IGBT制氢电源采用PWM整流技术,电能转换综合效率在96.5%以上,可以很好地满足波动性能源的动态响应需求,经济高效、能够降低客户的初始投入和运维成本;适用于不同范围的高压交、直流输入场景,满足适配多种能源场景、多规格电解槽需求的特点。
行业首单基于CDM方法学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减排量预售发布在推动氢能科技商业化的道路上,重塑能源持续协同产业链伙伴,深度打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至商业应用的链条,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及场景。基于解决氢能商业化经济性痛点和实现氢能应用碳减排商业价值的前瞻,重塑能源两年多前就开始了氢能应用碳减排方法学和碳交易的研究和探索。在2023年3月底召开的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 EB)第117次会议上,由重塑能源牵头,联合上海环交所、中石化等单位共同开发的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接受表决并获得审批通过,正式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第101个小方法学,填补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的空白。此次活动现场发布了重塑能源与河南大河四季冷链物流、维纳氢能科技、河南国控广德网络科技等企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合作项目,以及由国泰君安、正泰低碳参与的行业首单基于CDM方法学开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减排量预售项目。截至目前,重塑能源累计获得600余台燃料电池汽车的碳减排项目开发委托,预计年减排量可达约20000吨。重塑能源与氢积电合作的行业首个基于氢储能与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开发的“氢储充”解决方案——CHONGYA!也首次亮相,展现了高效率的氢能电力补充装备助力新能源汽车普及、引领离网充电的创新力量,以及让更多新能源用户享受方便、快捷、经济充电体验的广阔市场前景。林琦表示:“如果把我们的企业战略比作一棵大树,由一系列自主关键技术构成的底层核心能力,为这棵大树提供了持续向上生长的土壤,通过布局燃料电池和氢能装备两大主干业务,我们将基于实现高可靠性和低成本产品竞争力目标的能力、强大的学习进化能力和始终如一的创业精神,在未来开拓出枝繁叶茂、丰富广泛的氢能科技应用市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