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云梅
“经过12天的奋战,今天村里的3条土路硬化完工了!”6月4日,电话那头传来沈珂兴奋的声音。
(资料图片)
沈珂是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委员联络和基层政协工作处干部。今年3月,她来到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叶坎买里斯村,开始为期两年的“访惠聚”驻村工作。
6月1日,记者见到沈珂时,她粉白的皮肤已被晒得通红。“马上我就要由红变黑了。”这位爱美的姑娘说,虽然采取了各种防晒措施,但一天在路面上干活12个小时,仍抵挡不住太阳的威力,“今天已经是第9天了,马上就要完工了。”
“虽然我才来两个月,但这些天和村民们一起挥汗如雨,我们交了心、成了朋友。”28岁的沈珂从小在河南长大,去年从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她选择来到新疆工作。
她的理由很简单:许多人都想去北上广深,但总有人要去西北,所以我来了。
“修路铲下来的‘油皮子’,有没有人要?”沈珂在工作队里负责乡村振兴工作,5月23日,她看到工作群里发出这样一则消息。
“啥是‘油皮子’?”沈珂一脸懵,请教之后才知道,这是当地人的叫法,实际上就是废沥青块。“我要!”明白之后的沈珂第一时间开“抢”。
“废沥青块拉回来,可以给村民们铺入户路。”沈珂对记者说,她上学实习时,接触过建筑材料,知道废沥青块对新铺设的路来说是建筑垃圾,但对农村土路来说却能废物利用。
在工作队和包联村乡领导的支持下,沈珂开始联系拉运车辆、设计行驶路线、找准倾倒地点……每一个环节,她都要精准对接。
在联系车辆过程中,沈珂又意外联系到新疆路桥集团并获得了他们的帮助,有了更多废沥青块。以往村里人少,有些地方去的人少,道路没有硬化。现在大家都在拓展自己的生产,每一寸土地都利用起来,道路使用率越来越高,道路硬化成了乡亲们最现实的需求。
“因为拉回的废沥青块中混有许多路沿石,我们必须要挑出来。”沈珂说,仅凭工作队来干,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工作队的动员下,许多村民参与进来,大家伙儿一起挑拣路沿石。
这是个费力又费时的活。最初几天,沈珂回到食堂吃饭,连筷子都拿不起来。“我很快乐。”沈珂说,正是在一起劳动中,我和乡亲们汗流在一起,心也连在一起了。
村里的3条土路已硬化好,工作队和村民们一起开会,沈珂坐在那里,东瞧瞧西望望,满眼欢喜:这是依明·木沙,与我一起拣过路沿石;那个是木合特尔·买海提,跟我一起去拉过“油皮子”;坐在第二排的帅小伙阿里木·吐尔逊,为了铺路,帮我找过洒水车……
“这一切,真好!”沈珂说。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港澳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